
北京时间7月13日,WTT美国大满贯女双决赛上演戏剧性一幕:王艺迪/蒯曼在决胜局6-9落后的绝境下连追5分,以11-9翻盘孙颖莎/王曼昱,大比分3-2(14-16、11-5、11-6、8-11、11-9)夺冠。
这是孙颖莎/王曼昱继2月新加坡大满贯后,第二次在决赛中与冠军擦肩而过。 新科冠军蒯曼赛后采访时,因口误称王艺迪为"迪哥"且发音不清,再次露出标志性的尴尬表情,重现前一天混双夺冠后的可爱窘态。
首局拉锯战
开场孙颖莎/王曼昱迅速抢占主动权,紧盯王艺迪/蒯曼的半出台球,连得3分建立优势。
局末双方缠斗至14平,王曼昱关键分抢攻得手,配合发球变化以16-14险胜首局。
中局反转
第二局孙颖莎/王曼昱延续强势开局3-1领先,但王艺迪/蒯曼的搓长战术开始发威,连续破坏对手节奏。 蒯曼网前控制配合王艺迪中远台强攻,打出一波6-2攻势,以11-5扳平比分。 第三局两人乘胜追击,蒯曼的劈长和反手压制彻底限制"海产姐妹"的衔接,王艺迪抢攻提速后以11-6再胜,大比分反超至2-1。
展开剩余69%决胜局心跳时刻
第四局孙颖莎正手爆发,连续轰出大角度得分,率队以8-5领先并11-8拖入决胜局。 第五局"海产姐妹"一度掌控局面:王艺迪接发球失误被抓住,孙颖莎抢攻得分后以9-6拿到冠军点。 此时蒯展现大心脏,她先以高质量反撕化解危机,随后王艺迪搏杀追至9平。 最后一球蒯曼正手强攻打穿防线,11-9完成惊天逆转。
双打格局重组
王艺迪/蒯曼的夺冠印证了国乒女双新组合的竞争力。 两人自新加坡大满贯开始搭档(当时蒯曼搭档王曼昱夺冠),半年内通过频繁沟通解决配合问题。 半决赛对阵中国台北组合郑怡静/李昱谆时,她们就曾在1-2落后下翻盘,而决赛再度逆转印证了抗压能力的提升。
孙颖莎/王曼昱的"海产姐妹"组合时隔18个月重组,虽默契犹在(半决赛3-0横扫韩国金娜英/柳韩娜),关键分稳定性不足成短板。 新加坡站和本站两次决赛,她们均在决胜局手握优势遭翻盘。
单打失利的阴影
本次赛事女单赛场冷门迭爆:孙颖莎在1/8决赛1-3不敌队友陈熠,比赛中她站位偏中台导致快攻失效,正手失误率高达37%。
王曼昱更在1-3负于朱雨玲的比赛中暴露问题。 朱雨玲针对性打击其反手位,37%的落点集中于正手小三角区域,迫使王曼昱频繁调整站位。 加之连续作战体能透支(赛前一日双赛),关键分处理明显犹豫。
双打决赛中,两人虽积极调整,但单打出局的消耗仍影响决胜局专注力。 王艺迪/蒯曼则受益于单打早退场:王艺迪止步八强,蒯曼半决赛负于陈熠,体能储备更占优。
颁奖时刻
颁奖仪式上,王艺迪与蒯曼紧握奖杯笑容灿烂。 采访中蒯曼提及"迪哥在落后时一直鼓励我",却因发音模糊再度尴尬捂脸,王艺迪笑着搂住她解围。
孙颖莎与王曼昱迅速整理情绪,与对手握手致意。 王曼昱离场前反复观看决胜局回放,孙颖莎低头快速收拾球包。 这是两人合作生涯第二次决赛失利,距上一次捧杯已过去527天。
技术制胜点
数据揭示胜负关键:王艺迪/蒯曼发球得分率比对手高15%,其中蒯曼的逆旋转发球创造7次直接抢攻机会。 反手对抗中,蒯曼的反撕大角度得分率达68%,多次打穿"海产姐妹"的中间结合部。
孙颖莎/王曼昱的正手优势未充分释放。 受限于王艺迪的压制,孙颖莎正手使用率仅41%,低于常规比赛的55%。 而王曼昱的反手拧拉被蒯曼的摆短控制限制,主动失误送分达11次。
发布于:湖南省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